【人文四中•高效课堂】深耕教学评一致 构建素养培育新样态——潍坊四中优质高效课堂成果展
为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提高行动,潍坊四中于4月集中开展“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一案六步”课堂流程为抓手,覆盖高考九大学科领域,通过新授课与复习课双课型展示,探索科学的课堂教学范式,全面检验教学改革成果。各学科教师立足新课标要求,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创新教学设计,践行“以评促学、以学定教”理念,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革创新中的智慧与风采。
高一年级宋英姿老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题,展示了“一心三环六阶”新授课范式,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任务,设计问题链,以任务活动为依托,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注重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学,学生参与度高。高二年级代欣欣老师以“三案五步”教学范式展示复习建构课,结合课标要求中学习任务群生成学习目标,深挖教材,教考衔接,通过梳理、建构、迁移、拓展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生成新知,提升学科素养。两节课教学流程清晰条理,循序渐进,教师引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展示了潍坊四中年轻教师的风采。
高一、高二年级数学优质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教师聚焦“逻辑思维培养”与“实际问题解决”,通过情境化导入、问题链驱动及分层任务设计,构建互动高效的数学课堂。高一杨洪斌老师《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新授课,融合几何画板、数学实验等工具,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中经历“建模—推理—验证”过程,既夯实基础知识,又提升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核心素养。高二张宇老师《数列求和》,结构化问题驱动复习课课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展示、质疑思辨,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动态生成”的良性循环,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思维魅力与应用价值,为学科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高一年级李亚轩老师讲授的新知探究课以阅读为驱动,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以读促思,以思助读,读思交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打造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相互促进的“三阶六维”高效课堂模式。高二年级杨媛老师讲授的复习建构课,以“六环联动、主题探究”为教学范式,结合新课标要求,深度解析教材,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六个紧密相连的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效益与教学质量。两节课展示了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教学水平。
物理学科优质高效课堂展示亮点纷呈。高一刘丽苹老师以“交流电复习课”为课题,通过风力发电小实验创设真实情境,采用“回顾—评价—点评”五步教学法,以前后贯通的五个问题链贯穿课堂,前溯基础后启应用,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高二徐凯月老师执教《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采用“实验导入-模型探究-理论推导”教学模式,通过单摆实验引发认知冲突,借助三种典型模型引导学生完成从现象感知到规律建构的思维跃迁,课堂全程实施即时评价机制,有效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素养。
高一韩丽杰老师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构建“情境驱动-合作探究-实证分析”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实验深化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高二王新玲老师创新“一案六步”大单元复习策略,以学案为载体串联知识网络重构与迁移应用,实现基础回扣与能力提升的双向联动。两节课均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通过诊断性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化学课堂改革提供实践样本。
生物学科通过双课型展示推进教学革新。高一刘琳琳老师的新授课采用“四阶递进”教学模式,以情境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评价矫正-探究迁移”的认知闭环;高二高丽梅老师的复习课构建自主学习—评价矫正—探究交流—回馈的“四环联动”体系,依托高考真题深化课标研读,实现从知识建构到解题能力的层级提升。两节课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多元化评价促进深度思维,展现生物学科“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政治学科高效课堂彰显铸魂育人特色。高二赵紫薇老师创新“自主建构式”复习模式,通过高考真题解构与知识图谱建构,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高一刘晓燕老师以“开盒挂人”情境创设激发探究热情,将基础知识融入社会议题分析,实现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两位教师通过“一案六步”教学流程,构建起师生互动、生生互评的立体化学习场域,充分体现政治学科实践性与思辨性特质。
高一夏志强老师以“秩序格局“为内核,构建“三阶六步”教学体系,通过历史追问驱动思维进阶,将高考真题转化为深度学习载体;高二王璐老师聚焦“多元交融”主题,以文明互鉴视角重构辽宋夏金元历史叙事,通过任务群设计促进史料实证素养提升。两节课均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在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培养中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地理学科强化真实情境,凸显知行合一。高一年级曾小翠老师以“海洋权益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为课例,通过“情境主线+问题探究”的模式展开新授课,以南海开发为真实情境,串联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强国建设题目,引导学生从基础认知走向策略分析,探究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举措;高二年级李艳琳老师以“西亚”为课例进行展示:课下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复习巩固,课上通过沙特阿拉伯的发展对区域地理特征等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应用,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两节课均以“一案六步”为框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课标要求融入真实情境,在知识建构与迁移应用中实现“教-学-评”闭环,展现了地理学科“知行合一”的育人特色。
本次“潍坊四中优质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是学校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各学科教师通过精准把握课标要求、创新教学范式、优化评价机制,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型突破。下阶段,学校将继续深化课堂改进工程,以“一案六步”为基准框架,持续优化教学流程,强化学科内教研协同,在“规范”中求突破,于“创新”中见实效,全力打造具有四中特色的优质教育生态,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智慧。